咨询热线:0731-88808590
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56|回复: 4

关于绘制支吊架组装图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在绘制支吊架图形时有几个想法,问下能否实现。
1.按F6或者F7绘制组装图时,能否改变绘制图形的比例?必须和PD中建模时的比例(默认1:100)一样吗?可以的话如何更改?
2.我如何将我们的图框加入到你们的数据库中,这样每次绘制后的图形就不用更改图框了。需要将我们的图框发给你们解决还是我们自己就可以办到?如果我们可以做需要如何修改相关文件或者数据库文件?
3.将一个建模后的文件导出为另一个CAD模型时(大概操作步骤:建模--应力计算--输出/输入模型),有的文件导出后比例缩放了(实际大小进行了缩放),有的却按照1:1的比例导出,请问是在哪个地方做了设置?(另外在导出时命令提示框中的命令行的提示大概是“自动连接/智能连接A”,回车后是“模型按照比例缩放于。。。”,1:1导出的文件就只有“自动连接/智能连接A”,回车后就是“于”)
4.两个人做同一个管道,在A处结合,假设第一个人将结合点A设置为固定支架,第二个人也设置为固定支架,两人在各自的管段中都能将A处的固定支架组装成功,但是最后如果是将这两个管段连接在一起A处的固定支架可能就组装不成功。请问这种情况其中的一个人如何设置另外一人计算出的A处的固定支架的相关力和力矩的值;或者对上述两人分段做的情况连接点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5.接问题4,两个人分别做管段时,建模过程中管线沿坐标系的走向可能依个人能习惯而不同,这样在其中一个的模型中导入另一个人的模型时在接口处就需要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请问这种旋转组合后的新模型应力计算后的结果和单独一个人完整建模应力计算的结果一样吗?(这种情况应该大多出现在导入模型时,以上这种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同一个管线相接处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6.能够改进出具有一键绘制所有支吊架的功能?像计算全部支吊架那样的。
问题有点偏,不能够图形表达,不知道叙述的是否详尽,希望你们能够尽量答复吧。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3 8:45:2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按F6或者F7绘制组装图时,目前不能改变绘制图形比例。如果需要按照按照1:100来出图,需要在所出的组装图中用CAD的

scale命令进行修改;
2、您需要将您的图签做成一个在有0层的块,保存名字为TB20,然后替换到相应位置。我给你传给附件,里面有替换方法,看

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3、当一个建模后要导出到另一个CAD模型时,通常都是按照1:1的比例导出的,不知道您说的不按这个比例导出是哪种情况。

如果你要按照1:1导出,其实直接在一个CAD里面选中建好的模型,右击复制,然后粘贴到另一张图,使用.m移动命令移动到相应位置即可。
4、固定支架的实际受力、位移、力矩等在组合后将会是分开时两个固定支架的矢量和,如果要固定支吊架能够组装成功,可以改变重新设计支吊架,或者改变管道和约束的布置,减小A点的受力。
5、如果导入的模型需要旋转,只需要选择需要旋转的部分,利用CAD的旋转命令就可以实现。建模的过程无论是单独完成还是

旋转组合完成都不影响计算结果,关键是应力计算的时候需要计算整个管系就可以了,也就是导出应力计算文件的操作应该是对整个管系进行的。
6、目前还没有一键绘制所有支吊架的功能也还没有这方面的开发计划,因为支吊架零部件比较多,同时绘制容易出现混乱,算法也还没有实现,十分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2009-04-22,**** <****@163.com> 写道:

多谢您上次的回复,让我对您们开发的软件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过对于3和4的回复我认为有点出入。
1."如果你要按照1:1导出,其实直接在一个CAD里面选中建好的模型,右击复制,然后粘贴到另一张图,使用.m移动命令移动到相应位置即可。"我这样操作过,但是使用catt命令查询后会发现出来的对话框中管道的直径、壁厚等参数丢失,只保留了长度等。
2."固定支架的实际受力、位移、力矩等在组合后将会是分开时两个固定支架的矢量和,如果要固定支吊架能够组装成功,可以改变重新设计支吊架,或者改变管道和约束的布置,减小A点的受力。"的确是要通过重新布置支吊架或者改变管道走向等方法来满足固定支架的要求。不过我的意思是说在我的模型中在A点设置固定支架时能不能像设置偶然载荷那样将另一个模型中在A点计算后的各方向的值输入到我的模型中,而不用我现在采用的方法(将另一个模型导入到我的模型中,然后两个模型在A点经过旋转、移动等操作连接在一起后作为一个整体的管系计算,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会影响到A点附近的支架的力,我的这种想法应该也影响到了导入的原模型的A点的受力,使得我开始时设置的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结果更加的不准确,所以我认为最正确的做法还是和你们说的一样,我将两个模型连接在一起重新算,这样比较准确。)
3.请问您们新开发的系统支持vista系统和CAD2007吗?想在自己的机器上试用感受下。
再次感谢您百忙中的答复。

在2009-04-22,**** <*****8@163.com> 写道:

对于下面这个问题我啰嗦了半天的意思就是软件不能将两个单独的模型在某点进行交换信息,如何人为的通过不断的迭代输入分别计算的结果来实现两个模型在某点的值最相近.当然这个相接点可以是任何支架点甚至没有支架而仅仅是一个管道的末端.
"固定支架的实际受力、位移、力矩等在组合后将会是分开时两个固定支架的矢量和,如果要固定支吊架能够组装成功,可以改变重新设计支吊架,或者改变管道和约束的布置,减小A点的受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3 8:46:3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AutoPSA目前不能自动在端点交换信息,CAESARII也不能。AutoPSA只能通过管系整体计算来获得正确结果,端点数据需要人工设置。请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3 8:45:4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人为的通过不断的迭代输入分别计算的结果来实现两个模型在某点的值最相近.”

回答:你不需要不断迭代。只要把固定支架点分开的两侧管系分别计算一次,把固定支架点处的结果分量求代数和即可。

使用AutoPSA计算管系应力,最好计算整个管系,而不要把它分断。

若要分断,只能在固定支架、设备接口、管道自由端点。

设备接口可近似为固定支架端点;也可把设备模拟为大刚度管道,设备固定装置作为固定支架,对整个管系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长沙优易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优易软件,英文简称:UESOFT)是三维管道CAD/CAE一体化设计软件开发商,也是新一代三维工厂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创者。公司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应力分析软件AutoPSA居于中国大陆市场前2名。UESOFT于2000年10月23日经湖南省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设立。

联系我们

  • 地址: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桐梓坡西路保利麓谷林语中心i区1栋718-725
  • 电话: 0731-88808590
  • Email: uesoft@163.com
© 2001-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永益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